从碑文记载知道,继宋之后,这时的法门寺尚存二十四院之若干院落,净土院即其中之一。此院在法爽归于法门寺之后数年间,共换过两位住持,一是因公,二是斌公。“真法供养”多为净土僧人所用,而净土宗的祖师善导大师就是从树上坠身而求往生的。从这次法爽的焚身供养由净土院住持斌公助成和主持这一现象来看,此时法门寺的净土宗信仰是较盛的。而此前法爽在法门寺所做的诸般供养,绝非一人或少数人所能完成,其间必定有众多寺僧、俗众参与,围观作礼者不啻数万。由此看来,法门寺影响面之大,影响层次之多,法门寺与僧、俗的关系亦可见一斑。
注释:
[1]即俗称的“燃肉身灯”。指和尚裸体,以铁钩遍钩全身肌肉,每一钩悬挂一盏小灯,贮满油脂,用火点燃。
[2]加持:佛教用语。梵文原意为站立、住处等。一般指以佛力佑护众生。
扑朔迷离的玉镯奇案
宋、金之后,随之崛起的元朝,采取了排佛而推崇喇嘛教的政策,致使汉地佛教进一步走向衰落,法门寺自然也是“每况愈下”。在这股佛教衰颓的大趋势中,朱明王朝终于取元而代之。
由于明太祖朱元璋出身释门,对佛教怀有殊异的感情,便力图重振汉魏以来发展延续的传统佛教。在明代历史中,自洪武朝至武宗朱厚照各帝,护持佛教的政策基本保持未变,而佛教的各宗派中以禅宗最为盛行,其中临济、曹洞居先。净土宗则成为各宗派共同的信仰。此外之华严宗、天台宗,乃至慈恩宗[1]、律宗也有相当的影响或者继兴于微绝。其间自明宣宗之后,各宗复呈衰势,至世宗朝,因皇帝本人学道而排佛,京师寺院大部被毁,佛教衰势进一步加速。至神宗万历年间,佛教稍有回升的气象,除出现一些弘法高僧之外,明代刻印五藏(除藏文《目称》外)之一的《嘉兴藏》[2],就完成于这个时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