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竹一庭院,一井一天地,尺树寸泓,窥见道法自然。
山人称石灯笼为“宵明”,制宵明的石料来自大橡山脉的支脉金刚山,金刚山盛产花岗岩,先人从中原迁入山中,凿山得石,能工巧匠辈出,造了不少惹人喜爱的宵明。
橡山的宵明与北齐即有的佛寺石灯笼和现今外界熟知的日式石灯笼,都不一样。也许这里的工匠,比任何工匠都更接近大自然;他们如此贴近自然,如此自由,而不知自己生活在自然中,信手拈来即入作品。民间用的宵明,花样百出,一任工匠发挥。哪怕你走遍橡村、远至帝青、百目莲,把十一村翻个遍,也找不到两个一模一样的宵明。民宵明之外,还有神宵明。神宵明供奉于大橡神步道和庙宇,有定制,基座须为伏叶瓣,灯龛托座为仰叶瓣,取象于橡树叶形状,橡叶图案表大橡神,民宵明不可以采用。
一一村中,每个宵明大小不一,高低不同,无有定法,无一不是匠人一时的灵光闪现,每一盏都是世间独一无二的杰作。在水边,在庭园中,在林木掩映处,不觉意间,哦,竟有一盏宵明在这里。万山俱寂,夜如大山水泼墨,宵明微小而温暖地亮着,这一切都是住山的喜悦和恬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