迄今为止,已经有不少人知道,汉语的名词没有形态变化,它们既没有“性质”,也没有“格位”;汉语的形容词不存在比较级,而动词则不受“语态”、“语气”、“时态”、“单复数”和“人称”的任何限制。很多时候,任何一个汉字的词性都可以通用,而且不会出现疑义,因为名词、形容词和动词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别。
我们并非要抱怨说,汉语在传达人类的思想时词不达意,也不是说汉语很难或不能清晰地传达人类的思想(尽管这么说也有一定的道理)。我们只是认为,汉语的语言结构就像夏季的酷热自然而然地引发午后的昏睡一样,会造成“思绪混乱”。
跟一个没有文化的中国人交谈,要想听明白他所表述的意思,那是相当困难的。他的话时常只有一些宾词,这些词错综复杂地编排在一起,如同悬棺那样无所依傍、不着边际。说话人心里认为,有没有主格并不重要,他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就行了,但他从没考虑到,那些外国听众能否理解他说的大略要领。值得注意的是,即使让经验丰富的内行猜测者补上中国人讲话时缺失的主语或谓语,你也一样听不懂讲话者的意思。这是因为,讲话者常常省略掉全句最关键的词,让人找不到任何头绪。讲话者话题的主语发生改变时,他也不会在态度、声调、句式以及相关细节上予以提示,以至于你会突然发现,他已经不像几分钟前那样谈论自己,而是莫名其妙地谈起了他道光年间的祖父。至于他是怎么说到那儿的,又是怎么说回来的,我们实在无法猜测出来。令人称奇的是,他每天都在表演“这种得心应手的绝技”。对中国人来说,在没有预先提示的情况下,毫无征兆地从一个话题跳到另一个话题,从一个人物谈到另一个人物,从一个世纪谈到另一个世纪,是司空见惯的事,就如同一个人正盯着玻璃窗上的昆虫,同时可以顺着视线看到远处山上的牛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