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古时的至人只是向仁借路,暂住于义,来往于无拘无束的地域,生活于无奢无华的境域,立身于从不施助的园圃。无拘无束,就是无为;无奢无华,就易于生活;从不施助,就不会使自己有所支出。古代把这种情况叫作不被行迹役使的遨游。
“贪图财物的人,不会让人得到利益;追求显贵的人,不会让人拥有名声;贪恋权势的人,不会让人拥有权威。掌握了这些东西,就会害怕丧失,整日战栗不安,失去了这些东西,又会痛苦不堪,心中没有一点鉴识,眼睛只盯着自己追求的东西,这样的人,只能说是遭受自然刑罚的人。嫉恨、恩惠、获得、施予、谏正、德化、生存以及杀害这八种做法都是端正百姓行为的工具,只有因循自然变化,无所滞留的人才能使用它。因此,所谓正,就是使人端正。如果心里不赞同,那通往自然之道的心门永远不会打开。”
原 文
孔子见老聃而语仁义。老聃曰:“夫播糠眯目,则天地四方易位矣;蚊虻噆zǎn肤[1],则通昔不寐矣[2]。夫仁义憯然,乃愤吾心[3],乱莫大焉。吾子使天下无失其朴,吾子亦放风而动[4],总德而立矣!又奚杰杰然若负建鼓而求亡子者邪[5]?夫鹄不日浴而白,乌不日黔而黑[6]。黑白之朴,不足以为辩[7];名誉之观,不足以为广。泉涸,鱼相与处于陆,相呴以湿,相濡以沫,不若相忘于江湖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