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外登基皇帝生活
溥仪与光绪的命运有点相似。光绪帝没有儿子,慈禧需要尽早挑选继承人。溥仪是老醇王奕的孙子,小醇王载沣之子。并且,他的母亲又是慈禧的养女。综合种种条件,慈禧决定让溥仪收进皇宫教养,为大清王朝培养接班人。就是这道把溥仪进宫的懿旨,改变了溥仪的命运。光绪三十四年(1908年),光绪帝去逝。此时的慈禧也已大病缠身,草草为朝政做了一些安排便去世了。她命人宣布由溥仪继位,让醇亲王载沣监国,并由她的亲侄女隆裕太后裁决重大事件。
在光绪、慈禧去世的半个多月后,溥仪即位,改第二年为宣统元年。从3岁起,溥仪就听不到别人叫他的名字了,听到的大都是“皇上”或“万岁爷”。见到他的人,无论老幼都需要磕头叩拜,就连和他的父亲见面,行的也是君臣之礼。无论什么事情都有人服侍,不用溥仪自己动手。因为所有的人都围绕着他转,于是他便有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。
这时候的大清帝国已经是千疮百孔,岌岌可危。无论是监国摄政王还是隆裕太后都无法挽救这样的局面。他们推出各种措施想保住清王朝,但是却毫无成效,反而加速了清朝的灭亡。
宣统三年(1911年),革命党人在武昌发动起义,南方以及西部数省纷纷响应,辛亥革命的风暴席卷了大半个中国,清政府派出北洋军南下镇压。袁世凯玩起了两面派,一方面以推翻清廷拥护共和为条件诱使革命党人支持;一方面又以革命形势迫使清廷自行退位。在清廷犹豫之际,他又抛出《优待条例》,以优待皇室为条件劝诫皇太后和摄政王交出政权。在辛亥革命无情的打击下,隆裕太后和大臣们为了保住皇帝称号和自身性命,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接受了袁世凯的《优待条例》。1912年2月12日(阴历1911年十二月二十五日),隆裕太后颁发了清帝溥仪的退位诏书。接着,袁世凯公开声明赞成共和,并当上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