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25日,陈奕迅的道歉声明冲上了热搜。 作为华语乐坛的常青树,他的“2024世界巡回演唱会”引得无数歌迷陷入狂欢。 从抢票到安排行程,从预定酒店到想破脑袋寻找请假的借口,来自五湖四海的歌迷汇聚一处,只为在这个夏天,共赴一场音乐之梦。 但是当杭州站巡演到来时,却让无数人的期待落了空。 事情发生在5月25日晚上,在杭州第五场演出即将拉开帷幕之际,陈奕迅突然在台上宣布,由于声带问题,当晚和第二天的演出不得不临时取消。 而晚些时分,陈奕迅也在微博上宣布,自己在下午彩排后,身体的确发生了一些状况,后来越发严重,直到下午六时,他的声带已经无法发声,医生确定他的身体状况的确无法参加演出。 再三考虑后,也只能无奈跟歌迷道歉。 图片来源: 网络 其实对于职业歌手来说,演唱会间隙声带出现问题,虽遗憾,却在所难免; 就像再先进的跑车,也有需要维修的那天。 而主办方也好,歌迷也罢,只能静待时间将伤痛抹平 最开始,主办方将演唱会时间从原定的25号,26号推迟到27号,28号,以期待陈奕迅身体康复; 但27日,陈奕迅又曝出喉咙肿痛无法开口的噩耗,经多方确诊,最终只能无奈宣布: 杭州站演唱会取消! 声明发出后,威力不亚于向平静的湖面上扔下一记重磅炸弹,引得舆论震动。 粉丝们除了关心陈奕迅的身体健康以外,更多的关注重点在于,演唱会门票如何退款?造成的经济损失,何以挽回? 主办方倒是给出了解决方案: 首先,门票钱肯定是要退还的,至于酒店住宿费用,方案中明确提到,只补偿25日的观众住宿费,而26日观众仅仅给予退票手续费,对于酒店房费一文不提。 此番操作,让无数歌迷一时间难以接受,不禁发出灵魂质问: “25号以后的观众,就不是观众了么?” “合理赔偿,为什么还要分日期?” 至于交通费用,也是仅限于对火车票全额报销,机票费用则最多仅报销2000元人民币,截止时间也仅限于25日当天。 条条框框的限定下,经济损失难以计量,也难怪观众大为不满,直接开喷: 歌迷的心情不难理解。 从门票发售之日起,抢到票的幸运粉丝便早早开启了规划,从酒店住宿,到差旅日程,从请假借口,到短途攻略… 且不论经济损失,只说几个月来所耗费的心血,便不是主办方一句草率的“对不起”便能解决的。 特别是最初所提出的解决办法只是演唱会延期举办,歌迷们也坦然接受,住旅馆的观众也选择主动续租,如今却换来按照日期要求,区别对待,为免太过离谱。 和普通观众相比,高价买入黄牛票的粉丝更加有苦难言。 图片来源: 网络 据他们所说,由于演出取消是艺人本人原因,票面金额可以全额退款,但超过票面价的溢价部分,需要扣除20%的手续费。 理由是为了维护系统运营以及降低上级代理的成本,但最终受害的,只有歌迷。 也就是说,他们不仅要自己 吞下近万元的溢价损失,还要为后续的折损买单。 更惨的是,有部分没抢到票的粉丝为了近距离目睹偶像的风采,甚至高价从非正规渠道获得内部邀请函。 在演唱会取消后,面临无法获得任何退款的尴尬局面。 愤怒之余,也只能无奈地自嘲:真是花钱买气受。 不可否认,主办方在赔偿歌迷的损失方面却有不妥之处,但整起事件反应出来的,不只是二者协商所产生的矛盾,也不是无法给予更人性化的解决策略。 而是在现有的演艺体系中,维护消费者权益方面,仍有较多问题亟待解决。 其实,矛盾的主体不仅是主办方操作欠妥,更是消费者与黄牛之间的矛盾,门票的资源垄断和定价过高,此类问题虽屡被提及,却难以寻得解决良策。 它被消费者选择的初衷,在于能够给那些错过偶像演唱会的粉丝以圆满; 由此,很多人愿意解囊相购,甚至不惜出高价只为满足自己近距离观看偶像的小小心愿。 供需不平衡的前提下,粉丝花钱为自己圆梦,似乎无可厚非,但当其中出现差错,风险也只能由他们自己承担。 譬如这次的杭州行,动辄上万元的经济损失,让他们叫苦不迭,又无法为自己维权,只能默默吞咽苦果。 而以劣币驱逐良币的蛮横手段,垄断健康的演唱会氛围,此种做法,早已让无数观众苦之久矣。 所以,总结下来后发现,纷争只是表象,冰山之下,总有一双影影绰绰的“鬼手”在挑逗矛盾,逃脱责任。 而这背后的一切,似乎都与黄牛脱不开干系。 无论是带着粉丝硬闯关卡的无秩序“牛”,还是不断加价的割韭菜“牛”,甚至是退票后仍要扣除手续费的无赖“牛”,都会成为挑动起观众和主办方之间矛盾的所在。 实际上,除了演唱会之外,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,“黄牛”早已随着时代潮流悄然进化,甚至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诸多角落。 比如,去年周杰伦演唱会的门票,居然从2000元被炒到了15万,让人惊掉下巴。 如果中途也因歌手身体原因导致演唱会延期或者取消,如此大额的经济损失,恐怕很难补救; 再比如,当下的互联网时代,很多东西莫名其妙的会火起来,便引得无数网友正向排队购买,由此也诞生了“代购黄牛”; 无论是新品手机,还是某款爆火的奶茶,亦或者是公园,博物馆的门票... 图片来源: 网络 只要是你能想到的营销方式,只要大火后,背后必然有黄牛的鬼手在暗戳戳的推波助澜。 从医院的门诊费,专家号,到九价疫苗,紧俏的网红玩具,甚至大学校园内的参观,只要有人的地方,便有“黄牛”出没。 从医院的门诊费,专家号,到 九价疫苗 九价疫苗 ,紧俏的网红玩具,甚至大学校园内的参观,只要有人的地方,便有“黄牛”出没。 一方面,他们用信息差,来囤积大量“资源”以待牟利; 另一方面,被互联网营销挑逗起来的消费者,会在幕后力量的鼓噪下,继续投身下一波热潮。 而如何遏制不正当竞争的苗头,如何尽最大能力保护消费者权益,则是眼下最需要考虑的问题。 举报/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