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就是一块招牌上的种种花样,每种花样表现着一种世界观。世界观是有千种以上的,那么花样也当然可以翻出千种以上,我们现在
因为没有工夫,所以只举了三种。但世界观种类虽多,从根本性质
上看来,却只有唯物论和观念论两大类,因此,在招牌上所翻出来
的花样,自然也只有两大类了。虽然我们也承认还有一种二元论,
但它只是把观念论和难物论拉连一下,弄得一半是唯物论,一半是
观念论,不文又不武,并不能算是纯粹新的第三种花样。我们现在
暂且把它放下不提,等到后面再说。
现在要详细地说一说的,是那把世界和招牌当做一团感觉的观念论。它完全否认了客观东西的存在,以为世界的一切只是主观的东西,所以,除了观念论这一个总名称以外,它还私自有一个特别的名字,叫做"主观的观念论"。它的拥护者很多,单就西洋来说:二千年前希腊的诡辩哲学家,就有一大部分赞美过它。其次,在十七世纪时候,英国的大哲学家勃克来和休谟两人更把它捧到天上去。二十世纪以来,更有(以德国为首的)经验批判论者把它传播到了全欧洲,这是它最出风头的时候。在中国的哲学者中,它并没有完全的信奉者,诗人李白虽然高呼过"浮世若梦"的话,但他并不是哲学家,只有那佛学中的一部分的道理,还比较与它近似。但这主观的观念论,实在有很多的使我们不能佩服的地方;我们很容易看出它的马脚。拥护它的人说世界只有感觉,那么我们就要问:"这感觉是从那里来的呢?这万花撩乱的感觉现象,总应该有一个来源。"对于这问题,主观的观念论者很难答复。因为如果要使他的主张彻底,他应该说:"世界就只是我自己的感觉,所以也就只是我自己内部生出来的,并没有其他来源。"这样一来,我们马上就可以指出它的荒谬:"世界既然都只是我的感觉,那么,整个的世界就只是我一个人了。除了我一个人之外,一切都不是真实存在的东西了。"这就成了独在论,任怎样狂妄的哲学家,也不至于会主张独在论罢。有谁敢于说:"我不是我父母生的,恰恰相反,我的父母才是我的感觉所生出来的?"有谁敢说:"并不是我生存在世界上,恰恰相反,整个的世界才是在我的感觉中生存着的"呢?主观的观念论者为要避免这种不通的地方,所以,并不敢彻底地主张独在论。他不得不给感觉找一个另外的来源。从那里去找呢?他本来可以说,感觉的来源就是外界的物质,但他不能承认物质,一承认有物质,就不成其为主观的观念论了。结果,他就不得不向神灵求救说:"感觉是神的心中发生的,我们的感觉,就是神的感觉的一小部分。"于是这主观的观念论,最后也和前面的宿命论一样,只有走到宗教的怀中去了。